365体育博彩
首页>信息公开>妇幼健康

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全省十年少出生1.5万名出生缺陷儿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15 11:03:00

  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幼儿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出生缺陷根据发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类:遗传性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包括染色体疾病和单基因疾病;环境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如孕妇缺碘导致的碘缺乏症等;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病种至少有8000到10000种,每一名出生缺陷儿的降生,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我省通过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2006-2015年十年间累计减少约1.5万名出生缺陷儿。

  一、近年我省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的现状

  据《2015年辽宁省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省围产期(妊娠第28周至产后7天)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5.8/万,其中城市97.4/万,农村93.5/万。低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国家数据未公布)。占全部报告缺陷的55.0%的前五位出生缺陷病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并指(趾)、总唇裂和腭裂。

  我省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低于同时期全国水平。根据辽宁省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报告显示,我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城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我省出生缺陷检测发生率水平相对稳定。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诊断时间逐步提前,我省自2010年开始出生缺陷监测发生水平总体上稳定在90/万左右。三是我省城镇出生缺陷发生水平高于农村。分析原因,其一是城市人群在生活压力、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出生缺陷发生率确实高于农村。其二是农村人群在出生缺陷防治意识、参与相应检查的主动性不高,出现监测发生水平低于实际发生水平的情况。

  二、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密切配合。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是《辽宁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委作为省妇女儿童工作委成员单位,积极与财政、民政等相关成员单位沟通协作,通过项目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系。财政部门为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持,民政部门通过婚姻登记窗口等阵地,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大力宣传优生优育惠民政策及科学知识。2015年我委成立了省卫生计生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细化了任务指标,明确了责任处室(单位),同时要求各地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有力的推进了“两规划”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6年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640余万元用于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40元,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确保包括婚前保健人员在内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85%以上。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优生意识。一是全省联动,各级妇幼健康服务、婚前医学检查、孕期保健、助产技术服务等机构借助重大节日,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学校、街道、社区、商场为宣传阵地,针对不同女性群体,以生殖健康、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等内容为重点,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不同主题的宣传、咨询或义诊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升优生优育意识。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适应新时期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省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12320微信服务平台、“辽宁妇幼健康服务”微信服务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全方位的宣传。

  (四)规范开展出生缺陷防治项目

  1、筑牢出生缺陷一级防线。提高服务获取的便捷度。如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检宣传岗,发放婚检宣传资料;增设婚检服务场所,实行了婚姻登记、婚检一条龙服务等。婚前医学检查率稳中有升;全省100个县(市、区)自2013年开始全部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2012年-2015年累计覆盖62.6万农村计划怀孕夫妻;规范开展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010年-2015年累计覆盖89万人次,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由2007年的7.2/万降至2015年的1.2/万。

  2、规范出生缺陷二级预防工作。印发了《辽宁省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控制方案》,进一步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严格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依法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审批和日常管理。逐步建立起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网底,市级产前诊断中心为骨干,省级产前诊断中心为依托的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产前诊断率逐年提高。

  3、拓展出生缺陷三级防治项目。稳步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增加筛查病种。2011年以来,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稳定在95%以上。探索建立出生缺陷儿救治、救助机制。一是与省残联联合下发《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我省残疾儿童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水平,探索建立残疾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工作机制。二是推进落实农村苯丙酮尿症患儿特殊饮食治疗费用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目前已有13个市落实。

  (五)构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格局。鼓励民营机构、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一是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或向医院集团化发展。二是通过开展前置审批要件清理、统一行政审批标准等手段,扫清民营机构、社会组织进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障碍。

365体育博彩